【战“疫”案例展】上海临港方舱医院——7天打造“数字方舱”,搭建智能化管理系统平台
商汤科技案例
本项目案例由商汤科技投递并参与“数据猿行业盘点季大型主题策划活动—— #榜样的力量# 《新冠战“疫”——中国数据智能产业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》榜单/奖项”评选。
数据智能产业创新服务媒体
——聚焦数智 · 改变商业
在上海疫情期间,自4月5日,临港方舱医院开舱以来数以万计的感染者入住,为了维持方舱医院的正常运营,近两千名后勤人员服务于临港方舱医院,但大量后勤人员,对运营管理团队来讲,也带来了一定的管理难题。
人员信息统计及工作效率问题。面对大批量的人员来往,人工统计后勤人员的个人信息,再结合建筑图纸进行手动排房安排住宿,一个小时仅能安排百人左右,效率低下,且容易造成人员长时间聚集,不利于疫情管控。
后勤人员的考勤及定位问题。由于防护服的穿戴,常规的打卡措施,如脸部识别,指纹打卡并不适用于特殊环境中的打卡方式,也无法依据面部识别对人员进行定位,但由于工作和管控措施需要,考勤定位就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因此为更好地服务疫情防控,提升方舱运营和综合管理工作效率,优化病患服务体验。商汤用AI构筑智慧底座,7天筑起“数字方舱”。
项目开发起止时间:开发开始时间:2022年4月29日
开发截止时间:2022年5月5日
服务周期:2022年4月底 到2022年5月上旬
应用场景“数字方舱运营管理平台”主要应用于对临港方舱医院后勤人员的管理,解决规模化人员管理难题,例如核酸筛查、人员信息统计核对、人员排房、考勤管理与疫情防控等问题。
客户需求
解决规模化后勤人员管理难题:在面对大批量的后勤人员时,排放管理、信息查询以及串房住宿等问题,无法做到实时跟踪,阻断每一个疫情传播的可能点。
提高后勤人员的管理效率:人员数量规模大,传统的纸质表格核对信息,安排住宿,耗时费力且效率低下,对于当时的疫情环境中,一是人员聚集,不利于疫情管控,二是耗费大量的人人力资源,急需高效率且可以自动化解决人员管理的途径。
服务优势
响应迅速:在疫情期间,项目团队接到需求后,快速响应,制定方案,工作人员身入临港方舱医院,了解环境,明确具体需求,实时调整解决方案,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。
数字化底座支撑:在商汤数字化底座承载下,快速打通数据平台,在7天之内敏捷完成“数字方舱”系统上线,带来数字化防疫管控成效显著!
面临挑战
时间紧,任务重
接到临港方舱医院的紧急需求后,迅速成立项目专班,在4月22日晚上八点与临港方舱管理团队第一时间召开攻坚启动会,24小时内,商汤项目组员工自告奋勇到达临港方舱。现场勘测、流程摸排、方案打磨紧锣密鼓的有序开展。时钟每一分每一秒的跳动都牵动着项目组的心,是对疫情传染可能的担心,也是攻克难题的决心。经过昼夜不分的奋战,终于在48小时内确定了最佳解决方案—基于商汤园区数字底座的“数字方舱”应运而生!
技术难题,迅速突破
结合商汤园区数字底座的能力,项目组加班加点,不断解决各种技术难题,仅用7天时间,就成功上线了“数字方舱”系统。实现了区域管理、房间管理、床位管理、人员管理、核酸检测管理等功能,并将历史数据进行收集、整理、清洗、排错、归类、存储、加工、传输和使用,把方舱勤务管理系统电子化、数字化,打通不同层级之间沟通机制的“堵点”,成功解决了方舱规模化管理难题。
1.主要业务场景
人员多:针对临港方舱医院近两千名后勤,数量较大;
来源广:来自于二十多家公司的后勤人员,人员变动大,考勤难;
房间多:房间分配规则复杂,手动操作容易出错,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,如下:
1.1 基本信息维护
房间基本信息维护,包括房间的具体位置,编号,约定入驻人员类型,入驻公司,使用状态,床位数等。
人员基本信息维护,包括人员姓名,性别,电话,职业,所属公司等。
1.2 日常使用
人员入职 → 管理组长登记人员基本信息 → 手动分配房间/自动按照规则分配房间 → 总务管理处确认分配 → 小组长领取钥匙及4G工卡 → 人员入住
人员日常考勤 → 工牌位置数据上传 → 根据工牌信息判断人员考勤 → 形成考勤报表
1.3 人员房间分配规则
·优先同公司的人房间挨着;
·同工种人的人尽量挨着;
·男女不混住,同一家庭的人可以住同一个房间;
·核酸阳过的工作人员进入方舱后,其他同住人原房间隔离,出舱后同一个房间隔离;
·司机分配到挨着大路口的房间;
·公安的房间不可其他人工种人混住;
·需要重新调房依照最小人员变动原则;
·支持手动调整房间,并且无视以上规则;
...
面对繁杂琐碎的方案要求,技术团队集思广益,迅速制定了总体技术方案。
2.技术方案
2.1 总体技术方案
基于需求紧,分批次分阶段研发上线各项功能,逐步数字化,降低人为因素造成错误,并最终实现完全数字化,所见即所得。
第一阶段:基本信息通过固定格式导入,在系统实现房间分布可视化,自动及手动分配房间,并导出结果送审;
第二阶段:补齐基本信息的的录入及三方对接,以及调房的审核对接
技术架构如下:
部署架构:借助已经部署在临港的sioc-park平台,增加防疫排班排房服务,sioc-park的技术设计如下:
2.2 分段方案描述
2.1 智能排房
按照临港方舱运营方的需求,智能化排房解决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因素:
工种,舱内工种有保安、医护、保洁、设备维护、公安、消防等,不同工种有预定的板房区域安排,需要优先考虑;
劳务公司或者职能单位,例如安保特勤公司、保洁公司、医院、派出所、消防支队、联通/移动、物业等,需要尽可能按照同一个公司或者职能单位员工安排在一个房内;
板房区域划分,不同区域划分为不同工种或者职能休息区,需要优先按照预定区域和优先级排房,如F区->B区->A区;
工作人员性别,考虑到隐私因素,需要尽可能考虑舱内工作人员同性别人员安排在一个房间;
隔离区安排,如果有工作人员检测阳性需要搬到隔离区,且同样遵循劳务公司或者职能单位,工种,性别的优先级安排;
智能排房图
2.2 房态图
为了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,最大程度还原房间的位置,状态,采用了cavas+threejs技术,通过加载房间信息,人房关系信息,直观展示房间的状态,并增加大量的交互,可以通过界面操作,过滤不同状态的房间,以及一键切换不同的区域,更好的辅助检查房间的全貌,以及直观提供手动排房的根据和辅助。
2.3 考勤
通过采用GPS+RFID定位工卡,并将工卡和员工绑定,通过工卡的打卡位置判定人员考勤,进一步降低考勤人为成本,提高了考勤的准确性。
以下为考勤系统部署方式,云端服务器获取的数据通过制定的考勤规则生成考勤报表。
2.4 隐私信息保护
由于涉及较多人员隐私信息,包括电话号码,性别,核酸结果,在数据库存储都通过加密存储,显示的时候通过脱敏展示,保证了隐私数据的安全性。
在技术开发的过程中,虽然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,但经过技术团队的不断攻坚克难,成功解决了后勤人员运营管理的难题,实现人员精准管理,在危险的疫情环境中,减少疫情传播的可能性,在安全的环境中,做好后勤服务,从而支撑临港方舱医院的正常运营。
大批后勤人员的进驻涉及大量数据录入和排房管理,繁重复杂。基于强大的数据汇聚能力,商汤“数字方舱”将后勤人员信息、住宿、核酸数据全部打通,各种信息可智能化导入,一步到位。工作人员不再需要手动绘制表格,事半功倍;后勤人员可在十二点前便捷入住,两全其美。
2. 双管齐下:核酸、密接情况快速排查
服务患者的同时,更需确保后勤人员的健康安全。通过打通华山医院系统,每天后勤人员的核酸情况可提前4小时获取应检未检信息,确保核酸100%覆盖,减少漏检、错检的发生。同时,“数字方舱”还采用GPS+RFID定位技术,可实现快速找阳、高效确定密接。同时针对错寝、聚集、违规出现等异常情况,还可进行主动告警,防止疫情散播。
3. 定位打卡:拒绝低效,不惧复杂排班
对大面积穿戴防护服的后勤人员来说,传统的打卡方式会造成诸多不便。舱内舱外人员排班复杂,每天大量纸质签到,低效费力。商汤“数字方舱”创新打造定位打卡功能,有效提高考勤效率,降低管理负担。
“数字方舱”的成功上线,离不开每一位抗疫工作者的支持,从前期方案制定的2天3夜,到2000张工卡制作发货的1天1夜,以及技术开发部署的日日夜夜,在7天内成功高效的解决方舱规模化管理难题。这一难题解决的不仅仅是1800名的后勤人员的管理问题,也是解决每一个疫情传播点存在的可能,为抗疫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。
商汤科技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,并长期投入于原创技术研究,不断增强行业领先的全栈式人工智能能力,涵盖感知智能、决策智能、智能内容生成和智能内容增强等关键技术领域,同时包含AI芯片、AI传感器及AI算力基础设施在内的关键能力。
此外,商汤前瞻性打造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——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,打通算力、算法和平台,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生产要素价格,实现高效率、低成本、规模化的AI创新和落地,进而打通商业价值闭环,解决长尾应用问题,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。
商汤科技业务涵盖智慧商业、智慧城市、智慧生活、智能汽车四大板块,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深受客户与合作伙伴好评。
目前,商汤(股票代码:0020.HK)已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。
·上海临港方舱医院
疫情期间,临港集团携手商汤科技,不到7天时间上线“数字方舱”。“数字方舱”依托商汤园区数字底座,以AI技术赋能园区智能化管理和运营。上海临港方舱医院,自4月5日开舱至5月中旬封仓以来,累计出院的康复者已超4万人。
《2022中国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服务全景图/产业图谱1.0版》
❷ 创新服务企业榜
❸ 创新服务产品榜
❸ 最具投资价值榜
❺ 创新技术突破榜
联系数据猿